返回第一百一十三章:有教无类(第3/5页)  唐朝贵公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字不差。

    李世民眯着眼:“此诗,是谁教你的?”

    邓健道:“这是课本里学来的。”

    连李世民都没有发现,他的眼眸中不知道何时溢出了点点笑意,道:“你可知此诗是什么意思?”

    李世民此刻,显出极有耐心的样子,也不似方才那般的轻视了。

    邓健道:“此诗描写的乃是初春时鸟语花香,竹青苔新之景象,不过……还有更深一层的理解。”

    李世民暗暗点头,这意思……算是通了,只是……还有更深层的理解?

    “说来朕听听。”

    “此诗的作者,书写春日,表达了他对初春的向往。而这一层向往,却又隐含着家国情怀。陛下你想想看,初春正是耕种播种的时节,作者怀念初春,正是心里惦念着国家的生计啊,所谓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严酷的冬日过去,万物复苏,作者心中大喜,因为严冬代表的乃是万物凋零,是百姓们在贫寒中饱受煎熬,而一旦开春,便给予了天下人无穷的期望。”

    李世民听的一愣一愣的,不禁心里乐了,嗯?还可以这样的理解?

    当初……朕有想过这些嘛?

    可他见邓健说的极认真,似乎对此深信不疑的样子,心里生出了疑窦:“这又是何处学来的?”

    “也是课本,课本之外,还发了一部课外理解,里头就有。此诗的作者,是李世民……”

    “大胆。”张千一听,顿时怒斥:“陛下的姓名,也是你……”

    “住口,朕与邓学子在此对谈,岂是你这恶奴可以插嘴的吗?”李世民大怒,厉声呵斥张千。

    张千无语。

    事实上,当今皇帝的姓名,其实对于庶民的邓健而言,是根本无从知道的,课本里只写了李世民,这也是陈正泰的大胆之处,而对于邓健而言,他只知道皇帝叫皇帝,谁敢轻易呼喊皇帝的名讳?

    因而……对邓健来说,他只觉得李世民一定是一个忧国忧民的大诗人。

    李世民完全不恼怒被人直呼名讳,反而越听越觉得匪夷所思,也越觉得有趣。

    哈哈……竟有人呼喊朕的名讳,还写在课本里,此时,他撇了一眼陈正泰,而陈正泰则是呆若木鸡的样子,假装什么都没听见,也没看见。

    李世民则更加有兴趣的又看着邓健:“你除了会写诗,会念诗,还会什么?”

    “草民大抵能识一百三十四个字,其中多数都能写,学生还会算数,粗通加减,不过只能到百位数,再多……就有些糊涂了。”

    邓健认真的对谈,没有了人嘲笑,他开始胆子大了一些,从开始的磕磕巴巴,现在是对答如流。

    李世民眼中略显期待的道:“只是这些?”

    邓健就道:“还有做人的道理,君子要敬天地,要忠家国,也要孝师长。”

    呼……

    李世民心中澎湃:“都是你自学而成?”

    “也不算自学,若是不懂的地方,可以相互讨教,这二皮沟,读书的人不少,许多东西彼此印证,慢慢也就读通了,有时我们会做游戏,彼此看看谁识的字更多。”

    李世民听罢,心里若有所思起来,他深深的看了邓健一眼:“好啦,方才有人笑你,你不要放在心上,其实他们也只是无心之举。”

    对一个庶民如此耐心的解释,对一个皇帝来说是非常难得事情,李世民竟是极认真的道:“你起来吧,你是读书人,读书人当对朕行学生礼。”

    邓健听了,竟觉得浑身上下都舒坦起来,他浑浑噩噩的起身,作了一副蹩脚的学生礼。

    李世民随即微笑道:“你继续去读书吧。”

    说着,李世民却是心事重重,领着群臣,径直进入了大学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