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章:龙颜大悦(第3/5页)  唐朝贵公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父皇说的是,没有师兄,儿子还在长安蹉跎光阴呢,此次……虽然他很遗憾没有成行,却是首功。”

    陈正泰立即腰杆子挺直可,心里想:没错,正是在下。

    当然,这话是不能直接说出来的,面上一副很谦虚的样子道:“太子言重了,这都是太子和众将士们奋战的结果。我哪里能有什么功劳啊,不过是瞎琢磨出了火药和飞球,陪着太子殿下定制了出战的谋略,以上种种,都不足挂齿,恩师和太子都太抬爱了。噢,对啦,有必要声明一下,飞球和火药还有沿途的所费的钱粮,都是学生所出。当然,襄赞钱粮,这应该也不算功绩吧,学生的钱,不就是恩师的钱吗?不分彼此,不分彼此的。”

    群臣听了,真真想吐血。

    从前许多人都自长孙家里听到某些传闻,说这陈正泰油嘴滑舌,大家还只觉得这不过是言过其实,可今日见了……已经有人想要捋起袖子,直接打破这家伙的狗头了。

    李世民面带微笑道:“首功就是首功,还谦虚个什么,你是朕的弟子,朕还亏待了你?爵加一等,封郡公。”

    才加一等啊?

    这是不是太小气了?

    陈正泰心里不禁幽怨起来,我方才只是谦虚,难道陛下没有看出来吗?

    只是这在旁人看来,县公与郡公之间,本就是无法跨越的鸿沟,在开国之后,这郡公已极少再授予了。

    陈正泰自然是乖乖的谢恩。

    李世民微笑道:“朝中授予的郡公,可谓是凤毛麟角,此次陈卿家功劳甚大,朕思来想去,郡公的食户乃是两千,因此……就加封实户吧。”

    群臣又不禁惊讶起来。

    要知道任何一个统治者,其实都有小心思,表面上什么国公、郡公,舍得封赏给你,什么食千户、万户之类,给予你利益的保障,可实际上呢……

    到了唐朝,这所谓的食户便开始缩水了,这食户大多数只是纸面上的食户罢了,于是在这个基础上,又衍生出了所谓实户的概念,也就是说,表面上郡公是两千食户,可是朝廷哪里有这么多食户给你,让你收他们的税。因而……真正给予的食户,不过是三四百户而已,这在唐朝便叫做实户。

    就如陈正泰,此前乃是县公,食户一千五百人,可实际上一根毛也看不到,而如今……总算是李世民格外给予了恩赐,这郡公直接给了两千实户了。

    陈正泰又谢恩。

    李世民调侃似的道:“这一次,却不知正泰又想封在何处?要知道,这长安可没有地方给你封了。”

    陈正泰却是毫不犹豫的道:“学生恳请恩师,将学生封在鄠县,最好是鄠县西南。”

    鄠县?

    鄠县也属于京兆府,其实和长安相邻,不过数十里的路程罢了!

    这个小县与长安隔河相望,却因为县中多山,处于秦岭余脉,因而农地稀少,格外的贫瘠!

    在朝廷看来,这京兆府之下的小县,若不是靠近长安,简直就是鸡肋,和关中区域其他的县相比,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每一次遇到了灾荒,最惨的往往都是这鄠县,原因无他,穷!

    李世民听罢,哑然失笑。

    这群臣也不禁莞尔。

    他们还以为陈正泰会狮子大开口呢,毕竟这可是实封的郡公,和别人不一样,一旦陈正泰选择了一个土地肥沃的县,那收益可是极惊人的。

    李世民就道:“诸卿,朕这弟子,什么都好,唯独对地理有所欠缺,好吧,房卿家,这鄠县有多少户人口?”

    房玄龄上前道:“陛下,鄠县乃是小县,前些年遭遇了战乱,今岁又遭了灾,可谓是十室九空,前年的时候,县中户册尚有三千,到了今岁,以臣的预计,只怕不到两千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