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一十一章 会面(第2/3页)  大魏王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疑和不信任,他当然是转头就走。

    丈夫当然想以功名立世,但如果遇着的不是信之不疑的主上,也就没有必要浪费心智,虚掷光阴。

    方少群已经错过一次,可真的不想再错第二次。

    还好,徐子先信之不疑,坚决果断的打消了所有对方少群的质疑。

    方少群虽然不言不语,脸上保留着傲气,但内心却是翻滚激荡起来。此次跟随徐子先南下,当时是无奈之举,以当时京师的环境,还有方少群过往的身份,朝中大吏,不会有人收容于他。

    以方少群曾经在中枢的地位和身份,想流落江湖也不可能,很可能他前脚出京师,后脚就会被朝廷派人追赶抓回,下大理寺狱,不将他关起来,很多人都不会放心。

    只有跟着当时身份特殊,所有势力都恨不得其立刻出京南返的徐子先,方少群才能安然离开,原本是打算在福建过度一段时间便离开,现在这种心思却是迟疑和模糊起来。

    南安的局面,徐子先本人的雄才大略,还有其信任的态度,都是令得方少群感佩异常,那种不安于位,随时求去的心态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这位是长史李仪,司马秦东阳,录事参军孔和……”

    徐子先将李仪,秦东阳,张虎臣等人一一介绍给罗方伯。

    “这几位是我兰芳国的执事官……”罗方伯也是将身边的谋臣心腹,介绍给徐子先认得。

    待介绍完毕,徐子先这别院的签押房是一张长桌,两边挂着木制地图,双方只能对面而座,每人面前一盏清茶就算完事。

    罗方伯身边的人都感觉新,以大魏官员宗室的习惯,最喜欢谈事的方式当然是摆酒,叫一群歌妓,在丝竹声中放浪形骸,酒色两道都满足了,这才谈的上说正事。

    南安侯这里,却是与众不同。

    徐子先也不急着开口说话,上门的是罗方伯,先开口的当然也是对方才是。

    罗方伯道:“在下此来福州,来意君侯想必是清楚的?”

    徐子先笑吟吟道:“若我执掌大都督府,怕是于此事上还有商量的途径。可以我现在同知岐州的官职,想在这般军国大政上,并没有说话的余地。”

    “君侯所上的马政札子,不就是军国大政?”罗方伯耽搁到起更才来,就是尽可能的收集一些徐子先的情报,对徐子先在京师发动兵变,上马政札子之事也是相当清楚了。

    “两者不同。”徐子先道:“马政之事,是本朝向来的短处,若能弥补当然还是要弥补,而且投入不大,说难听点,朝廷只是给了我一方官印,一纸告身,事情还是要我自己来做,所谓惠而不费。而世子所求之事,我上一百道札子也是无用,朝廷今年欲北伐,钱粮兵谷只会向北方聚集,不会有丝毫到南方。若要改变,除非蒲行风率诸盗十万众入侵两广,福建,侵州陷府,意欲抢夺大魏江山,这样的话,可能坐在九重之上的那位会改变想法……蒲行风会这么做么?”

    “他暂且没有这个野心,”罗方伯苦笑道:“现在蒲行风和天方人合作,在莫卧儿一带海面上与泰西诸国舰船交战,少部份力量在支持满刺加侵掠三佛齐与鄙国,对大魏,可能最多也就是骚扰抢掠,不太可能上陆与大国争雄。”

    “这就是了。”徐子先道:“大魏朝廷也是看出来这一点,所以最多同意对海上诸盗招安,但求无事。沿海的一点骚扰,最多是影响大魏的海外贸易,这才是叫朝廷头疼之事,若说对沿海百姓的伤害,朝廷可是浑然没放在心上。”

    徐子先的语气异常冷峻,这也是他对当今天子最不满的地方!

    大魏立国的根本是什么,为什么天子被百姓称为官家?这个国家,这个朝堂,是集众人之力聚沙成塔,是要庇护其治下的百姓,而不是奉某一家一姓称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