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似乎足够老道,不过是眼睛一闭一睁的事情,可以少受折磨。
这要是换一个刀筋不正的新手使一口钝刀,那这脖子说不定不是被砍断的,而是被砸断的。
只是周贤现在想死也死不得,非得是等到午时三刻不可。为什么非要在午时三刻?其实如今这个日子的午时三刻都不合适,应当是秋收之后的午时三刻才是最好的时辰,这里头有不少的讲究。
常言道早不言梦寐,午不讲杀戮,夜不谈鬼神。
早不言梦寐:人言有灵,参天有应。无论是好梦噩梦,讲出来无非是平素所思。所谓当愿众生以迷入觉一旦豁然,执着虚妄,有弊无益。
午不讲杀戮:是因为正晌午时天光大亮阳气灼灼。上天有好生之德,言杀有悖慈悲之心,故午不言杀也。
夜不谈鬼神:入夜阴气渐起,白日里活动不便的神鬼妖狐能出来自如游走了。夜半三更讲鬼谈神,被那些东西听到,容易纠缠上,乃至招来祸患。
正晌午时言杀都有悖慈悲心,更何况是在午时三刻这个一日当中阳气最盛的时候杀人呢?这个时辰处死犯人,就是要阳气灭杀他的怨念残魂。若不是有泼天的冤屈愁苦,这个时辰死去的人,万没有机会化身鬼怪。
那为什么说秋后问斩呢?一来是为案件复合腾出时间。杀人是大事,人命关天。一件死刑的案子,要经过至少三道各级衙门的审核才能最终确定。一旦发现冤假错案,初审的官员是要革职查办的。
再者就是忠于天命。秋收以后天地肃杀万物凋零,生机敛藏。这个时候杀人,不遭天恨,是为顺时应节。
所以,古往今来,对于死刑犯的处置,常能听到秋后问斩——这就是斩监侯。
斩立决那是犯下了不容赦的大罪了,容不得顺时应节,那也要选在午时三刻开刀。
有没有及特殊的情况?有。
举个例子来说,宫娥才女太监一类的人,夜半三更冲撞了贵人甚至是皇帝,金口一开就是要马上弄死这个人。执刑的禁卫军把人推出宫门之外,也不会立马动手。非得是等到天色微明,晨光熹微的时候,才能动了刀子回去复命。
但凡官家,没有夜里杀人的。
可话又说回来,周贤宁可现在就动手,而不是非要等到午时三刻。毕竟死已经是非常吓人的一件事了,等死则更让人焦灼。
一时无话,这边陪斩的官员站起来,捧着一卷文书,例数周贤诸般罪状。可周贤何罪之有呢?这判文颇为荒唐,有一种“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荒唐感。就连那些矫揉造作的掩饰都没有了,chiluo裸地就是要昭告天下,不为了别的,只因为他是平南王的儿子,我才要弄死他。
就因为是这般明目张胆,再加上周穆宣辛辛苦苦拍演了这么一出戏,更是让不知内情的人认定了,是魏康怕世子再来如同他爹当初那般的行径,非得是急忙忙弄死他不可。
然而这跟周贤都没有关系了。“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这句话说起来可能有些不负责任。可周贤心里也许已经想明白了,他不是自私。
如果跟周穆宣曲意逢迎呢?即便周穆宣必然不会给他实权,不过是要他名分做一个傀儡,那么他能不能做到“曲线救国”呢?
那岂不是成了汪兆铭之流了吗?与虎狼为伍,帮着虎狼餐血食骨,还指望着捡起些骨头渣子,刺死虎狼吗?荒唐!滑天下之大稽!
自己死得冤枉,但是并不委屈。可能在李桐光看来,周贤走到这一步,是没有选择了。可是周贤、孔诤言、方丹三人身体力行地告诉了李桐光,他们还能选择死,还能选择宁折不弯。
等这官员宣读完了周贤的诸般罪状,已然是日到中天。镗!镗!镗!三声锣响,这是已到午时。
周穆宣端zu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