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一十四章 暗流深涌(第2/3页)  神通异世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来念经是最好不过的了。这事情牵扯太大,青要山不能妄动。就如同当年周穆敬起兵,青要山既没有帮周穆敬,也未曾帮朝廷。不过是朝廷在派遣传信使节的时候,拉过几个跟周穆敬关系好的人过去用一用罢了。

    岑秋风素来小心谨慎,会以大局为重,应当是无事。

    至于李桐光,周贤对他也很是担心。不为旁的,他太了解自己这个师弟了。李桐光是个官迷不假,可也是个重情重义的好汉。他害怕李桐光会为了自己做出什么糊涂事来。

    周贤被囚在天牢之中如何暂且不说,外面可是掀起了惊涛骇浪。

    毕竟本说平南王周穆敬一家上下皆被斩首,怎么就又忽然冒出个世子来呢?不过这是发函全国的大事,从朝野到江湖,一时间已然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周穆敬是何等人物?比起他作为天家人的身份,更为江湖中人津津乐道的是此人是何等侠义?那是当世的大英雄大豪杰!

    贵为皇子,仍旧是平易近人,交游广阔,行侠仗义,除暴安良,锄强扶弱,仗义疏财。若非如此,也不会在其起兵之时,有那么多江湖中人甘愿投入其麾下。

    周穆敬兵败之后,许多分在外埠的兵马也就地散了,其中有不少江湖中人念着周穆敬的情,承着周穆敬的恩。那时候未能劫法场救下周穆敬,现如今再连恩公的孩子都保不住,那还叫什么英雄好汉?

    一时间曾在讨逆军中效力的江湖中人,如今还在世的,得有三分之一潜藏在保定府和河间府一带。只待到京中消息到了,便是要干一票大的,以报偿当年平南王大恩大德。

    江湖就是这样,可以勾心斗角可以尔虞我诈,可以为了一点蝇头小利翻脸不认人,可以为了一本功法秘籍杀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但这些东西都要在暗地里做,明面上大家都得是正人君子,知恩图报的豪杰。

    这些人究竟是谁串联起来的?大家都觉得不是自己,无非是知恩图报的人赶在一起了,还能是怎么样呢?

    江湖中现今只有岑秋风知道,这是周穆宣以及他身边那些谋士的好算计。若是周贤与其师父师娘没被困在监牢当中,能够得知外界发生了什么,也能猜出来。

    其实周贤已经起到了他应该起的作用,甭管他乐不乐意,只要周贤他活着,只要他是周江远这件事被天下人知道了,对周穆宣就有利。周贤死或不死,到此时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

    是周穆宣把周贤押解回京的不假,可是全天下都知道,朝中大权在魏康手中,当今圣上不过是被养在笼中的金丝雀一般。这些被周贤吸引过来的江湖中人,不会把矛头指向当今圣上,只会向着魏康开火。因为在他们眼里,弄权的是魏康,陛下即便得位不正那也不是他的本意,更何况这本就是天子血脉,有何不可?

    周贤答应帮周穆宣了,他不死,以他的名义起兵。周贤不答应,砍了脑袋,江湖中人群情激愤,也会倒向周穆宣暗中聚集的军队。倒时不必担忧无将可用。

    那么这般说来,这些人居然在这么合适的时间聚集在京师各府,必然就是周穆宣在背后撺掇出来的一出戏。他自己演戏给全天下看,要得就是这般风光。

    最关键的是,这个时候魏康病了,病得不能上朝了。

    忠文王不理公务了,这是天赐良机,周穆宣怎么肯放过?朝堂上的关于应当如何处置周江远的话题被一压再压,周穆宣在等着时机成熟,把处死周贤的事情推到魏康的头上,是最恰当不过。反正老百姓和江湖中人也不可能真的知道在朝堂上会有什么龃龉,藏着多少肮脏龌龊。

    但有没有可能是忠文王装病,暗地里有什么谋划,想要将计就计呢?周穆宣不是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所以他要以身犯险,前去试上一试。

    话说这一日天日高悬,卷帘朝散之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