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一十三章 巫山长峡(第2/3页)  楚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到眼前雄峰突现,一道惊世大峡谷劈山而出的壮丽景象,他还是难掩内心的震惊。

    两千余步宽的江面,在峡口前陡然缩窄到二百步左右,江水仿佛一杆战矛,从峰峦叠峰中刺出一条狭窄如肠的通道,急流咆哮似万马奔腾,江水里还隐隐能看到有很多的险滩石柱分布。

    韩谦他们是逆流而上,看到江心的这些险滩石柱,还没有那么多的触目惊心之感,但两岸石崖下的江滩上,有不少被江水冲上的腐木断桨,都是在江水里翻覆撞毁的船舶所留。

    行旅船家称巫山长滩为鬼门关,却是没有半点虚辞。

    峡口的湍流似万马奔腾,四艘战帆船不要说进入江峡了,这时候倘若没有三四百名赤足行走于江滩乱石间的纤夫,拼命拖拽住儿臂粗细的长索一步步前进,势必会被咆哮出来的江流冲下去。

    进入峡口,两面都是数百米的陡立山崖,借不到风势,倘若没有三四百名纤夫,仅仅是操桨而行,两百多健勇桨手,能叫四艘载满聘礼及其他货物的大船撑得过眼前这第一段长三十六里的南津关长峡?

    南津关长峡,还仅仅是巫山长峡的一小部分。

    巫山长峡,又是后世所熟悉的长江三峡,从硖州宜陵的南津关到渝州白帝城东的夔门,全长四百里,可以说是劈巫山而出,两岸大多数地方都是高出江面七八百米的悬山峭壁。

    南津关东峡口的江面仅两百步,两边危岩堆垒,但还不是巫山长峡最狭窄险陡的地方;最狭险时,江面仅百余米宽。

    作为这片大地第一大江,江面收窄到一百米宽,水流水势将是何等湍急?

    也难怪千百年来,这片大地发生那么多的兼并战争,但从宜陵逆流而上、进攻川东的战例是那样的稀少。

    江流是那样的湍急,两岸悬壁是那么的陡峭。

    在距离江面三四十米高处,有古人修筑栈道开凿留下来的石孔跟断断续续的朽木。不要说栈道已毁,就算重修,时断时续的栈道仅有两三米宽,又贴紧着岸壁,还不时有细碎的石块从崖不定清江侯也早早在锦官城等着庆祝这桩婚事呢……”

    清阳郡主此时扮成少年,韩谦也不能说破她的身份,他要说什么冷嘲热讽的话,自然是都要长乡侯王邕接下来。

    虽然蜀道传信不便,但韩谦六月就抽调精锐人马回归缙云楼,也同时派斥候、暗探潜入蜀地建立缙云楼的分支机构,这两个月也陆续有消息传回来。

    长乡侯王邕身为蜀主王建的次子,与清阳郡主都是十二年前病逝的寇夫人所生。

    清阳郡主自幼由王建的侧妃阎氏所扶养,一直在王建身边长大,颇受宠爱,但出宫就府十二三年前因为母妃早逝,与其父王建的关系却淡漠得多。

    长乡侯王邕的母族在蜀地也不是什么大族,身边也没有什么得力的近臣辅助,却又因为才华横溢,最受蜀世子、清江侯王弘翼的猜忌。

    不管长乡侯王邕平时怎么掩饰,缙云楼斥候潜入蜀地三四个月,目前能确定蜀国并没有多少大臣支持联姻之事,一方面涉及到蜀国的体面,一方面也不想太明显的触怒梁国,却是也有一些人向王建进谏联楚抗梁。

    有限的人手初入蜀地,要是漫无目的去调查,短时间内压根就查不到什么有用的消息。

    在向蜀主王建建议联楚抗梁的诸多人里,有一名叫景琼文的伶官,因擅音律、徘戏而得蜀主的宠爱,其人也喜诗词。

    韩谦就下令潜入蜀地的人手重点盯住景琼文,最终查明长乡侯王邕滞留楚地期间,曾多次派人携信回蜀地秘见景琼文,而景琼文每次见到长乡侯王邕派回的信使,都要进宫见蜀主王建。

    由此可见,用清阳郡主与楚联姻,实是长乡侯王邕的主意。

    而长乡侯王邕这么做的根本原因,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