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一章 请赏(第2/4页)  覆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收拢难民这事,按照自己对自家老娘的了解,当然不是很单纯,但也可以说是某种好事,最起码能让那些失去家园的流民有个活路对不对?可是从官方角度来说,似乎确实又有点敏感这侯太守这时候提这事,是想干吗?

    “不瞒贤侄。”侯太守似乎是看出了对方的担忧,所以很快就再度捻着胡须道。“咱们辽西郡是边郡,面积广大管理不便,同时还有乌桓c鲜卑各种杂胡杂居在郡中,更麻烦的是,鲜卑年年寇边,久而久之,这户口就遗失太多,令堂此番作为不仅无碍,而且是有益的你还记得秋天那次管子城被破的事情吗?”

    “自然记得。”

    “去告诉令堂,管子城那里就多劳安利号费心了。一来,隆冬难熬,还要请安利号帮忙收拢一下迄今都还只能靠郡中接济的管子城难民,二来,管子城位于乌桓众部和鲜卑众部的汇集点,朝廷决不会弃之不顾,等明年青州c冀州c兖州支援的钱粮到了,估计是要重修的,到时候不如就交给安利号来负责了。”

    还有这操作?又送人口又送生意的,还说的那么贴心?再说了,按照自己老娘的手段,这管子城一番折腾下来岂不是一小半就成自家的了?

    当然了,心里这么想却不耽搁公孙珣深深一个长揖,代自家安利号笑纳了。

    “还有一事,”侯太守继续道。“贤侄这一次终究是临阵接敌,亲自上阵搏杀的,想来应该是对那晚的战事知之甚详,那你知不知道此战中,咱们辽西郡发面都有谁立下殊勋,值得特别嘉奖呢?”

    公孙珣最后等的就是这句话,只见他再度俯身拱手道:“回禀明府,这一战,我辽西郡中有两人表现着实可圈可点。”

    “说来听听。”

    “一个是在下族弟公孙越,他虽然没有临阵杀敌,却在后方协助在下族叔右北平公孙长史指挥若定,把握战机发骑卒前后夹击,发步兵第次接应,都是他的首倡”

    “好!”侯太守左手捻着自己的长须,右手一抚几案,直接打断了公孙珣的话。“我就知道,你们公孙氏不愧是我辽西第一名族,世代忠诚于王事不避生死不说,俊杰也是层出不穷你这族弟今年多大了?”

    “只比末吏小一岁,体格已成,弓马俱在,而且粗通文墨,知账识数,如果这小子能够受府君青眼,听说听说我令支县户曹吏上个月正好缺员?”

    户曹,顾名思义,就是县里管理户籍c徭役c农桑c道路的超级实权部门。再加上东汉年间,地方上的豪强最大的财富其实就是隐匿的户口,所以这个户曹吏的重要性不问自知。

    更别说,这可是公孙氏自家所在的令支本县户曹吏,公孙本族也好,安利号本部也好,都要受这个位置直接影响的。

    总之,这个户曹吏的级别不过是百石吏,但权力极大,而韩当孜孜以求却还有些担心拿不到手的屯长虽然是个秩比两百石的级别,可你真要是让人选,估计这普通人十之八九还是要选户曹的。

    甚至,如果不是之前侯太守的态度如此之好,公孙珣未必敢如此露骨的所求这个位置。

    “哎!”侯太守思索片刻,旋即摇头。“立下如此功劳,怎么能屈居一个区区户曹吏呢?传出去,岂不是让人笑话我苛待名族子弟?”

    公孙珣眼皮一跳,根本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这样好了,你说你那族弟比你小一岁?”

    “是。”

    “尚未通经传吧?”

    “是。”公孙珣心里陡然一喜。

    “那卢公也是海内名儒。”侯太守继续说道。“我要是以郡中的名义荐太多人也不合适,正好右北平的王府君也在这卢龙塞里,你这族弟的功劳又是在襄助你那在右北平任长史的族叔时立下的,也算是师出有名。这样好了,今日晚间我和王府君说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